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动物科学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解码现代畜牧科技,启航动科逐梦之旅

发布日期:2025-08-30 作者: 点击:

为帮助 2025 级新生快速建立专业认知、锚定学科发展方向,筑牢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的思想根基,8月26日,动物科学学院以 “解码现代畜牧科技,启航动科逐梦之旅”为主题,精心打造 2025 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孙博兴老师、学院科研副院长袁宝老师、学院教学副院长李纯锦老师、学院研究生副院长逢大欣老师、学院党委副书记肖建荣、学院实验动物系系主任姜昊老师,学院动物科学系孙浩老师及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活动。活动由新生辅导员尹暄齐主持。

沉浸式开篇:光影里读懂动科使命

活动伊始,一部全景式学院宣传纪录片拉开序幕。影片以 “从实验室到养殖场” 的叙事逻辑,串联起学院在畜禽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调控、实验动物模型构建等领域的科研突破,展现了 “科技赋能现代牧业” 的生动实践 —— 从精准饲喂系统助力养殖效率提升,到基因编辑技术推动畜禽抗病育种,再到生态养殖模式守护绿水青山,让新生直观感受到动物科学学科 “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民生需求” 的重要价值,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纪录片播放完毕后,学院党委副书记肖建荣老师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致欢迎辞。她围绕 “选择动科就是选择一份有温度的事业” 展开,结合学院办学历史中 “以动物为友、以科学为器” 的育人传统,鼓励新生既要传承 “扎根农牧、求真务实” 的学风,也要树立 “创新致远、勇攀高峰” 的志向。

专家领航:多维度解码动科专业

院长孙博兴老师以“动物科学的殿堂”为题,开篇便抛出 “如何用科技破解‘人畜争粮’‘养殖污染’等行业难题” 的思考。他结合“楼房养猪”等快节奏、集约化、智能化养殖标杆案例,详细解读了立体养殖模式在土地集约利用、生物安全防控、环境精准调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 通过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维持猪舍恒定环境,利用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畜禽健康指标,借助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 “养殖-种植”循环,让新生深刻理解“智慧教学”与“智慧牧业”的深度联动。“动物科学早已不是传统认知中的‘养猪喂牛’,而是融合了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孙博兴院长强调,“希望同学们既能扎根专业理论学习,也能关注产业一线需求,成长为懂技术、善创新、能落地的复合型人才。”

动物科学系孙浩老师、实验动物系姜昊老师、生物技术系逄大欣老师分别从学科内涵、 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应用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介绍了各系的基本情况,使同学们对动物科学专业的三个学习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本次开学第一课通过“沉浸式体验 + 专家领航”的形式,不仅让 2025级新生系统了解动物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沿方向,更激发了他们投身现代畜牧科技事业的热情。激励2025级学子在动科学科的沃土上,走好“从入门到精通” 的第一步,以青春之力探索生命奥秘,在吉大动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上一条:动物科学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 同步学习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下一条:动物科学学院张嘉保教授当选全国首家华西牛产业协会首任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