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为弘扬劳动精神、深化专业实践教育,持续打造学院专业劳动教育品牌,动物科学学院于2025年4月26日下午在3号院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楼后草地正式启动“春启秋藏”专业劳动教育实践。学院党委副书记、2023级辅导员肖建荣,动物科学系原系主任沈景林教授,《草地学》课程教师唐鸿宇,实验教学中心老师丁雪梅,以及全体2023级学生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紧扣“春种秋收”的劳动项目设计主线,结合草地学、动物营养等专业特色,助力学生厚植爱农情怀与专业素养。

活动伊始,肖建荣进行开场讲话,她表示劳动教育不仅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让学生理解自然规律、敬畏土地、珍惜劳动成果的必经之路。通过亲手劳作,建立长期运行机制,学生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需求相结合,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也为大学生活留下独特的集体记忆。

随后,唐鸿宇详细讲解了春季劳动的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重点介绍了苜蓿与野大麦两种牧草的播种技巧与养护方法。他指出,优质牧草在动物营养健康保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动手实践环节,学生们在沈景林教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农具,分工协作,完成除草、耙地、垄沟及播种等操作。挥动锄头、撒下种子的每一个动作,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智慧的传承,更是对劳动精神的身体力行。伴随着汗水洒落大地,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与执着,也坚定了将专业所学服务三农事业的理想信念。









总结环节中,肖建荣表示,“春启秋藏”活动将遵循“春耕、夏管、秋收、冬藏”的农事节律,持续推进劳动教育常态化、体系化,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奋斗中成才。

此次活动是动物科学学院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推动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积极探索。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春启秋藏”劳动教育品牌建设,引导动科学子在劳动中淬炼品质,在实践中成就梦想,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